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0 19:00:0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教案 六年級教案
(2)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8個頂點。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5.自學例2。
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并在小組里交流: 導學單: 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6.比較長方體、正方體各自的特征, 正方體和長方體聯系和區別。
三、練習(13分鐘左右)
(一)適應練習
1、判斷
①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是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②正方體的6個面一定是正方形。( )
③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
④1個長方體中如果有2個面是正方形,那么這個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
⑤1個長方體中如果相鄰的2個面都是正方形,那么這個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2.做練習一第1題。
讓學生說說第三個圖形這個長方體的面的形狀有什么特別之處。
點撥:找準相對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注意單位。
(二)對比練習
做練習一第2題。
點撥:第(1)題根據圖中標出的數據進行判斷。
第(3)題通過討論明確:這個長方體前后的兩個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三)強化練習
1.做練習一第3題。
點撥:讓學生根據圖中標注的數據有條理地寫出有關面的長和寬,以強化對長方體面和棱特征的認識。
2.做練習一第4題。
點撥:判斷出擺出的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指一下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再說說分別是多少厘米。
(四)創編練習
1.用鐵絲焊成一個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的長方體框架,至少需要鐵絲多少厘米?
點撥:棱長總和就是4個長+4個寬+4個高
2.焊接一個正方體框架,一共用去鐵絲24分米,這個正方體的框架的棱長是( )分米。
點撥:鐵絲的總長就是正方體總棱長(12條棱長的總和)
四、課作(10分鐘左右)
完成《補充習題》第 1 頁上第1、2、3、4、5題
『提高題』
一個正方體的8個頂點被截去后,得到一個新的幾何體(如圖),這個新的幾何體有多少個面?多少個頂點?多少條棱?
五、家作
1.《課課練》第 頁第 題
2.數學閱讀
第一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2) 第 2 課時 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難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3分鐘左右)
1、導入: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誰能對著模型再來介紹一下?
學生上講臺,拿著長方體、正方體的模型介紹各自的特征。
2、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
出示:
(1)正方體的底面面積是( )平方厘米。
(2)要焊接一個長方體框架長10厘米、寬8厘米,高4厘米,一共需要多少鐵絲?
除了同學們說的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還有什么特征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二、自主學習例3(15分左右)
1、學生拿出剪好的正方體展開圖,在小組里交流,并熟悉其他同學的剪法,再通過把各種展開圖復原成立體圖,以及進一步展開、復原的操作,從而使學生逐步熟悉正方體展開圖中的位置。
2、自學 導學單
1、說一說,指一指正方體展開圖哪2個正方形是原來正方體中相對的面(編號),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
2、想一想,試一試按其他棱去剪,看能看到怎樣的展開圖。
3、觀察正方體的展示圖,說一說它的特點。
點撥:展開時,正方體的面兩兩相連,并用折一折的方法或把正方體復原等方式加以說明哪2個面是相對的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