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22-04-01 20:22:12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一年級語文 說課稿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部編版一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要下雨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要下雨了》是部編版人教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第六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通過“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和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使學生知道通過觀察小動物“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等異常現象也能預測天氣變化,也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二、說學情
本班學生經過近一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大部分學生思維較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交流。但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極容易分散,對形式單調的課堂教學很難產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課堂的有效控制,多采取激勵措施。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陰沉沉、潮濕、悶得很”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和感嘆句,能分角色讀好課文對話。
4.嘗試在對話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 “燕子低飛、魚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四、說教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的特色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結合跨越式教學模式,采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教師通過動畫及提問啟發、點撥學生。
五、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出示課件看圖片,揭示課題。
2.過渡:除了這些現象,還有哪些現象也能預示天要下雨了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學習《要下雨了》
3.板書課題。
(二)憑借情境,自主構建。
1.充分自讀,整體感知
(1)認讀字詞。
(2)觀看課文朗讀視頻:課文先后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教師板書;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
(3)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的順序號。
2.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1)指導學習一至三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學習生字“直”,通過做動作理解詞義。
②學生自由讀二、三自然段,用“—”畫出小白兔說的話,用“﹏”畫出小燕子說的話。
③分角色朗讀對話。
④重點指導讀“我正忙著捉蟲子呢!”這句話。
⑤小結方法:讀、畫。
(2)按以上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四至七自然段。
①學生讀、畫。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