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21-02-01 18:56:09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二)》教案(十二)
觀察物體
教材簡析:
觀察物體是“空間與圖形”中的一個內容,它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四年級下冊第13頁的例1“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用正方體搭成的幾何組合體的形狀”,是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幾何體的基礎上學習的。從例題到練習,通過“擺一擺”,學生動手拼搭出幾何組合體,生成觀察的資源;通過“看一看”,讓學生獲得從不同方向觀察所看到的形狀的表象;進而,根據頭腦中已有的形狀表象去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得到的平面圖形。切實經歷完整的觀察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的學習前,學生已經通過二年級第5單元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積累了感性經驗,已經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入“空間與圖形”的第二學段,通過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形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體會所觀察的對象的空間特性。同時也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促進學生進一步體會幾何體與平面視圖之間的轉換,發展直覺形象思維與與空間觀念,并且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有序觀察的完整過程,從三維到二維,再從二維到三維的思維變化促進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一)通過觀察立體圖形,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位觀察到的四個小正方體拼成的幾何形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二)借助觀察、對比、驗證的探究過程,培養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三)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前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模型的形狀。
教學難點:能用正方形進行拼擺,驗證自己的猜想。
教學準備:課件、小正方體、方格紙。
教學過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