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典詩文名篇詩意賞析:《絕句》(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21 21:31:45

[賞析]
杜甫詩作沉郁頓挫久為人所稱頌,而其詩圣創作的藝術手法的多樣對詩歌意境的開拓等方面更是為后者所重,詩學杜甫的難計其數,“詩圣”的影響至今不息。杜甫的詩作,除真寫關切人世社會的遭遇、變動外,還有不少是通過寫景以達情景相生,以抒發自己的情懷的,現在要賞析的這首《絕句》正屬此例。
杜甫平生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但由于當朝李林甫等權奸的當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難行,從此永遠離開了長安,離開了宮廷,歷經飄泊,他始終關心著民生,關切朝廷,但卻也長久地受著被投閑置散而愁悶滿懷的煎熬。乾元二年杜甫到成都翌年建草堂,使飄泊的生活有所安定。文德二年,杜甫故人嚴武向朝廷舉薦杜甫為節度參諫檢校工部員外郎。這首絕句就寫在這一期間。
詩歌以一副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仿佛給人營造出一個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此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蘇,萌發生機時的顏色。以“鳴”發,黃鸝的啼叫,仿佛給人一種輕脆,悅耳之感。早春時節嫩芽初發的柳枝上,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歡唱,好一片具有喜慶氣味的生機!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此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此著一“上”字之妙。此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的氣息。兩首句還寫到黃鸝的啼鳴,對這幅生機盎然,絢麗多彩的早春圖象就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進行刻劃,而這種有聲有色的手法,就加增了生機之盎然。再者,首句的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上句寫白鷺的飛翔上天,前間的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