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典詩文名篇詩意賞析:《觀滄!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21 20:46:19

小學古典詩文名篇詩意賞析:《觀滄海(1)》
觀滄海(1)
三國 曹操
東臨碣石(2),以觀滄海(3)。
水何澹澹(4),山島竦峙(5)。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6)。
秋風蕭瑟(7),洪波涌起(8)。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9)。
星漢燦爛(10),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11),歌以詠志。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pèi)國譙(qiáo)縣(今安徽亳[bó]縣)人,是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曹操一生躍馬揚鞭、南征北戰,但手不釋卷,雅愛文學。他的詩繼承了《詩經》和漢樂府的優良的現實主義傳統,以樂府古題寫時事、抒懷抱,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思想情懷。
曹操的詩歌格調慷慨悲涼、沉郁雄健,豪邁縱橫;語言古樸剛健,善用比興。曹操的散文主要是表、令類的實用性文件,在內容和形式上很少受傳統的束縛,下筆無所顧忌,具有自由通暢、質樸簡約的風格,被魯迅譽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注釋]
(1)滄(cāng)海:大海。滄,水青綠色。大海因為水深而呈青綠色,所以也叫滄海。
(2)臨:來到。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現已沉入大海。
(3)以:語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4)何:多么。澹(dàn):水波動蕩的樣子。
(5)山島:指碣石山。竦峙(sǒn zhì):高峻挺拔的樣子。竦,同“聳”,高。
(6)豐茂:豐美茂盛。
(7)蕭瑟:秋風吹樹木發出的響聲。
(8)洪波:大波浪。
(9)若:好像。
(10)漢:銀河。
(11)幸:慶幸,幸運。至:極。哉:感嘆詞。“幸甚”兩句,本是合樂時所加,與正文無關。不過,在這首詩中卻與正文有一種和諧的聯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