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11-19 17:14:10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數學 數學教案 一年級教案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單元主題圖)
師: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樹上原來有13只猴子,走了6只,還剩幾只?
生:湖里共有11只鵝,游走了2只,還剩幾只? ??
師:這些問題你們都會解答嗎?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這個單元要學習的新知識,相信大家學了這個單元后就會計算了,大家有這個信心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減幾的問題。(板書課題)
三、新授
1.教學例1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1鉛筆圖)
師: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小男孩有11支鉛筆,小女孩要2支。
師:要求小女孩要了2支鉛筆后還剩多少支鉛筆,怎樣列算式?
學生:11-2。
(2)引導操作,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師:這種減法和我們前面學習的減法有哪些不一樣?計算時你遇到了哪些新的問題? 學生討論后回答:11-2中個位上的1減2不夠減。
師:這種減法怎樣計算呢?結合鉛筆圖想一想,怎樣從1捆零1支鉛筆中拿走2支鉛筆?也可以用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看能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邊操作邊討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師:同學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嗎?先在小組內交流。(學生交流) 師:誰愿意在班上介紹你的想法?鼓勵學生介紹多種算法,如:
學生甲:把一捆鉛筆打開,拿出2支給小女孩后,還有8支和零的1支合起來還剩9支。
學生乙:把1捆打開,只拿出1支。與零的1支合起來剛好2支交給小女孩,還剩9支。……
師:同學們說出了不同的算法,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要打開一捆小棒。(教師課件演示打開一捆小棒)
(3)反思深化,探索算理。
師:同學們分小棒的過程中,為什么都要把這1捆小棒打開呢?(課件動態顯示)
生:因為從零的1根中拿出2根,顯然是不夠的。
師:太棒了,這“顯然”一詞用得非常好!
學生甲:打開1捆,實際上就是把1個十變成了10個一,再把11根小棒分成2根和9根,拿出2根剩下9根。 (課件動態演示)
師:在11-2這個算式中,1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現在我們用算式來表示分小棒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分小棒來說分法,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學生甲:從1捆零1根中拿出1捆并打開。(教師引導學生說:算式中就是把11分成10和1)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