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故事之文化典故:居安思危 有備無患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15 21:02:07

中國歷史故事之文化典故:居安思危 有備無患
【溯源】《左傳·襄公十一年》中記載,春秋時期,宋、齊、晉、衛等十二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君急忙向十二國中最大的晉國求和,晉國同意后,其余十一國也就停止了進攻。鄭國特意送去豐厚的禮物,晉悼公欲將其分給功臣魏絳,魏絳卻謝絕好意,并勸道:“咱們國家的事情之所以辦得順利,首先應歸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們齊心協力,我個人有什么貢獻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樂的同時,能想到國家還有許多事情要辦。《書》上有句話說得好‘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意思是處在安樂環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險,現謹以此話規勸主公!”晉悼公高興地接受了魏絳的意見。后來此句簡化為“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釋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禍患的發生。
點擊查看更多:歷史故事
奧數網提醒:
期中試題、單元測試、奧數天天練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