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10-11 21:46:38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版數學 五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教材分析》數學教案
第四單元 可能性
一、教學內容
1.體驗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列出所有的可能。
2.定性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本單元內容由原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移來。
關于“可能性”這一內容,原來的實驗教材分兩次進行了集中編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級上冊,主要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第二次在五年級上冊,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學會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但實踐表明,低年級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理解有困難,并且《標準(2011)》對這部分內容也進行調整,第一學段不再學習概率的內容,將可能性的教學移到第二學段。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現實生活中的有關實例使學生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
2.通過實際活動(如摸球),使學生能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通過試驗、游戲等活動,使學生感受隨機現象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的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進行交流。
三、編排特點
1.運用數據分析來體會隨機性,強調對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
在可能性知識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概率素養的培養,增強學生對隨機思想的理解,使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簡單隨機現象中數據的隨機性,能對一些簡單的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把豐富多彩的可能性內容變成了機械的計算和練習。《標準(2011)》中也提出運用數據分析來體會隨機性,加強對可能性大小的理解,使這部分內容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特點。
2.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促進數學知識的理解。
本單元教材不僅利用豐富多采的呈現形式,為學生提供現實的、有趣的學習素材,同時注意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能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首先,教材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教學素材,以“聯歡會上抽簽表演節目”(例1)、大量的活動(做一做、例2)等來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使學生初步了解現實世界中存在著的不確定現象,并逐步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其次,教科書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如摸棋子試驗、涂色活動、抽簽游戲、拋硬幣、擲骰子等,這些活動都特別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不但便于教師組織教學,更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思考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對隨機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再次,教科書第49頁編排了“生活中的數學”,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