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故事:巧訓皇子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11 10:10:17

巧訓皇子
乾隆有17個兒子,最看重的是15子永琰。永琰14歲被秘定為太子,王爾烈被欽點為老師。
凡皇子幾乎都是傲慢難教,而永琰更是放蕩不羈。王爾烈一來,永琰便想給他一個下馬威。
這天,王爾烈給他出了個文題《明月叫天邊》。永琰說:"老師,雖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但安有月在天邊叫喚的道理?"于是,就找到了父皇乾隆,乾隆也皺起眉頭,心想,明月都在照天邊,哪有明月叫天邊的道理?
乾隆畢竟是一代明君,他對永琰說道:"皇兒,老師有所教必然有所指,你還是去向老師請教。"
哪想王爾烈不但沒有告訴,反而又給出了一道文題,并要同上題一起交來。這個新出的文題是《黃犬臥花心》。永琰看了說:"老師,黃犬怎能臥在花心上面啊?"王爾烈耐心說道:"皇子,常言未讀萬卷書,難識萬里路。你還是先走走看,了解了解實際情況。為師的話,汝切不可不聽啊!"
永琰聽了這話,臉色都有些變白了,又找到乾隆那兒去了。乾隆一聽,覺得永琰說得有理,就對王爾烈說:"你出的題我看過了,是不是應改為《明月照天邊》、《黃犬臥花蔭》?"王爾烈說:"沒錯,我不僅是出了這樣文題,還想要皇子出去走走,周游天下,也許能得到解答。"王爾烈就奏請乾隆,命皇子去川南蒙山一帶走走,此二句可得分曉。他還讓永琰去蒙山頂上將茶葉帶回幾片,再把揚子江水灌回幾瓶,也好作沏茶用。乾隆帝準奏。
于是,太子微服簡裝,向江南奔去了。
一日,永琰見一農家正在辦置喪事,一個老農夫在發喪老伴。老農夫給老伴寫了兩副挽聯:油也無,鹽也無,真真把你苦死了;目緊閉,口緊閉,確確比我快活些。前生跟我,可憐薄命糟糠竟歸天上:后世囑卿,不是齊眉夫婦莫到人間。
永琰心想,民間竟有這樣凄苦的事,于是佯裝路人,讓小太監扔下些散碎銀兩走了。
又行幾日,來到一個小村子,村子里出了宗奇事:有戶農家娶媳婦,新媳婦剛下轎,老祖母竟然高興死了。這家請人給寫了一副對聯貼在外面的大門旁:遇喪事行婚禮,哭乎笑乎,細思想哭笑不得;辭靈柩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永琰看了,心想世上事真是千變萬化,民間竟有這樣奇巧事。
這天,永琰來到蒙山,宿在山頂的青云寺中。永琰在山頂上四處觀望,忽地想起王爾烈出的那個文題,于是問寺里的方丈志空和尚:"聽說這里有一奇景,稱之為明月叫天邊。我不明白,這明月如何能在天邊叫呢?"志空道:"施主所說的明月,乃是本寺樹林中的一種鳥。它如黃鸝大小,在月光下的叫聲尤為動聽,因此說明月叫天邊。寺后松林里就有明月鳥,不妨到那里一看。"永琰非常高興,跟著老和尚到寺院后面的松林里,到那兒一看,那鳥果然是在松樹上歡快地叫著。老和尚見永琰看得出神,說:"你再仔細瞧瞧,那鳥的藍胸脯上有一個圓圓的白圈,宛如明月,于是人們就稱之為明月,這就是它名字的出處。"永琰一聽,方才清楚,這"明月叫天邊"是言之有據的。他又問道:"老師父,明月叫天邊我弄清楚了,還有一個黃犬臥花心可準確?是否應是黃犬臥花蔭?"老和尚笑了,"施主,在咱們這蒙山里,黃犬可不是黃狗啊!此處的黃犬是一種蜜蜂,黃膀、黃翅、黃腹、黃背、黃頂、黃尾,那顏色頗像一只黃犬,故此得名。"說著,老和尚拉著永琰向寺院后面的山茶林子走去,只見那漫山都是絢麗燦爛的山茶花,永琰走近細看,每朵花都是五瓣,花心里落著一只蜜蜂。老和尚對永琰道:"你看,它像不像狗?你看是不是黃狗臥花心?"永琰點頭稱是,心里想,老師文題亦是言之有據,黃犬一詞確有出處。此時,永琰才知道自己的見識實在太少,但少年的輕狂之氣又怎能一退而去,他拿著方丈送給的茶葉,故意取回揚子江左岸、右岸、江心三種水,為的是試探王爾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