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我管理改變孩子學習磨蹭拖拉的壞習慣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5 19:59:06

小學生學習磨蹭拖拉的三個原因
首先,學業負擔太重�,F在小學校的作業量一般都適合孩子的能力和承受范圍。但是,不少家庭對孩子安排有其他練習,各種培訓班的作業、家長買的輔導資料等等,對孩子來說就像是永遠也鏟除不完的大山一樣。因此,孩子們就用磨蹭拖拉這種“技巧”來應付。作業做得慢些,就可以做得少一些。孩子知道慢的分寸:不能快,要不就要多做父母布置的練習題;不能太慢,否則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完成不了。
其次,注意力不能集中。孩子較長時間地做他認為枯燥乏味的作業,那么即使一塊橡皮、一張廢紙都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并讓他樂此不疲地玩上一會,直到大人走過來提醒。
再次,對學習有一種厭煩或畏難的情緒。孩子對學習有厭煩感,或是發現所學的知識自己沒有弄懂,作業很難做,這時也會出現磨蹭拖拉行為,往往表現為先玩后學,極力逃避做作業。
4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拖拉的壞習慣
1.老師和家長布置的作業要適量,不能太多。另外,形式要靈活,盡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讓學生回家查資料,準備第二天的討論或演講。
2.青少年自己要學會制定學習計劃,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學習計劃可以從學期計劃、月份計劃到星期計劃及當天計劃。對于較長期的計劃可以制成漂亮的表貼在書桌前方的墻上,而當天計劃,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做記錄,包括當天要完成的事情(作業、其他承諾等),時間的安排等。做完一項,就在后面用紅顏色的筆打個鉤,還可以做些自我獎勵和自我懲罰。堅持一段時間,再翻看記錄本,孩子就會非常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久而久之,這就會成為你一生中獲益匪淺的好習慣。家長應該怎樣幫孩子養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的好習慣?
3.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科目。
在做作業時,可以安排做四十分鐘作業休息十分鐘,學習科目注意交叉做,避免長時期地做同一科的作業,這樣容易產生疲勞和厭倦情緒。
4.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時間觀念和責任意識。
如果采取了各種措施,孩子仍然改變不了磨蹭拖拉的壞習慣,家長可以采取一些較強硬的措施(不是打罵)。比如,家長先翻看和估算一下完成作業要花的時間,然后放寬一點,規定出完成作業的時間。若未完成,則不再讓孩子繼續做,而是讓其上交未完成的作業。當然,這種方法在使用前要和老師溝通,也不能多次使用。
青少年應認識到,磨蹭拖拉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不良習慣,它會影響你一生的辦事作風和辦事效能。但凡成功人士,都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他們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并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和自制力去按計劃執行。那些沒有時間觀念、遇事磨蹭拖拉的人,不僅自己很難有大的作為,周圍的人也不愿將事情托付給他,最后也就只能在時光流逝中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因此,青少年從現在起就要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需要家長的引導和教育。
編輯推薦:點擊查看更多學習方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