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自律的3種方法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12 21:07:32

通過上面這個故事我們了解到,既然孩子做了錯事,就應該讓他自己承擔事情后果,接受懲罰。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懂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增強自律和責任感。而父母也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是每一個人肩膀上的責任。
但是,生活中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孩子上學丟三落四,比如忘記帶作業本、課本的時候,父母寧可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也要趕著給他送過去;孩子跟同學鬧了矛盾,而且是自己的錯,父母寧愿自己登門道歉也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去承認錯誤。如此剝奪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這讓他怎么可能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真漢子”?
當然,孩子的年齡還小,我們不可能讓他獨立承擔責任。但是,責任意識必須要讓他記在心里。如果孩子不能有這方面的認識,那么他們就會循環往復地走以前的老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提出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行為負責。
(1)幫他分析主觀和客觀原因
有的孩子非常善于為自己的過失找借口,用那些客觀原因說事,比如說自己起床晚了是因為媽媽沒有及時叫自己等。這些孩子,從來不會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喜歡從他人或者周圍的環境等客觀的因素上找原因,喜歡推卸責任或者找借口,不去反思自己。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要急著批評,應該幫助他分析主觀和客觀原因。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客觀要求,我們可以創造;而主觀心態,就必須由你自己來建設。
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要幫助他分析原因,找到過失的主觀原因,讓孩子意識到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這樣,他才能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產生責任感。
(2)讓男孩體驗過失的后果
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有意識地讓他體驗一下過失產生的后果,讓他體會到“切膚之痛”。比如說:男孩賴床,遲到了會受到老師的懲罰,父母可以只提醒他一次,不再催促,讓他減少依賴思想;還有孩子出游的時候忘記帶保暖衣物,讓他挨會兒凍也是值得的,這樣下次他能夠吸取教訓。只有當孩子切身體會到這些后果,他的責任感才會加強。
(3)對孩子為過失負責的行為給予鼓勵
有些父母脾氣暴躁,在孩子承認錯誤的時候會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暴打或責罵,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害怕的心理。他會想,我都承認錯誤了,還要受這么嚴厲的懲罰,太不劃算了。這樣,他會通過撒謊或者是找借口的方式來逃避責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