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主動 適當超前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7 20:08:08

在復習中注意活學活用 不要一味鉆題海
有些同學總喜歡用做了多少題來衡量自己是否“過關”,喜歡說:“今兒我做了多少題,你又做了多少?”仿佛自己做的題越多,就能證明自己知識掌握得越牢固,越有本事。別人如果做的題比自己多,就驚嘆“我要不趕上就不如他了。”我過去也有過這方面的教訓,不僅搞得自己疲憊不堪,浪費了大量精力時間,而且并無大的收效。實際上,我們應根據自己是否學會來決定是否需要多做題。如果我們對某個知識點掌握得特別好,就可以不必大量地做這類題,保證一天一兩題,使知識不至于變生即可;如果對某個知識或某一方面把握不是很好,就可適當多做,在解題中注意它的規津變化及和其他知識的聯系,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而且,現在的考試越來越注重對能力的考察,試題類型也越來越靈活多樣,這就要求我們對知識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知識網絡體系更加清晰合理。
復習時要善于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協調好各科目之間的關系 合理安排進度
我的數理化稍好些,外語和語文則略差一點。這兩門課學的是語言,語言自有它獨特之處,復習時就應注意結合其特點進行。例如語文,它是我們日常學習交際的工具,可以說與我們朝夕相處,因此要加強語文就應從普通的生活中注意積累,遇到不認識、拿不準的字、詞,雖不一定會影響正常閱讀,但不要輕易放過它,花一點時間查清楚,只不過一兩分鐘,卻在無形中不斷地幫你積累語文基礎知識,而且比你花大量的專門時間來專攻基礎知識效果要好得多了。而英語,由于我們日常沒有較好的語言環境,不可能有語文的“耳濡目染”,就不得不花較多的時間。英語是一門既可說系統性極強也可說很零碎的科目。作為一種語言,它自有一套嚴密的系統,時態、構成等都有很強的邏輯性,正確地把握其中的規律,你就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但英語也是一種交際工具,有很多口諸化或者約定俗成的特殊用法,這就必須平時注意積累。我個人還有自己的一點“偏好”,就是大聲朗讀。大聲朗讀不僅有利于提高你的口語,而且無形中增強了你的語感,讓你無論碰到什么,都容易瑯瑯上口,而且使你的判斷更為準確。對于比較好的科目,我們也應視其不同而給予不同“待遇”。
我曾參加過物理競賽和數學競賽。因為要再進一步深入學習,就必須先把先前所學的掰開、揉碎。深入的學習使這些掰開、揉碎的知識更加渾然一體地融合成一個系統�?梢哉f,在這個過程中,我把物理、數學的基礎打扎實了。這樣,我在高三階段就基本沒花太多精力和時間去復習物理;數學則是堅持每天做兩三道題,就好似一碟小菜兒,只是調劑一下胃口,或是一種潤滑劑,以確保大腦中高速計算與多角度思維的那部分不致生銹。而對于化學,我是絲毫不敢松懈的,一直很認真地對待。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我們在復習的開始階段,就應正確分析白己在科目上的長短,及時發現問題,盡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短腿兒”的科目上,這樣提高的余地大。高考是對我們學習的全面測試,無論哪一門偏科都對我們不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