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松”未必比不上“嚴”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9 22:41:06

朋友家有個小女兒,長得濃眉大眼,人也機靈可愛,甚是招人喜愛。不久前朋友生日,我去找她逛街順便買點禮物,臨走時朋友讓女兒完成老師布置的功課,再三叮囑了小朋友,一定要先完成作業才能玩,不然就沒有巧克力吃了。孩子最喜歡吃的就是巧克力,忙不迭的點頭答應,我們也放心地出門逛街去了。
到了中午的時候,朋友約我去她家吃飯,我想著下午也沒什么事兒,就答應了。一進家門,看到孩子正坐在地毯上津津有味地捏橡皮泥人。朋友很高興,今天的作業這么快就完成了,打開課本一檢查,才發現竟然一字沒動。朋友非常生氣,想要狠狠地罵孩子一頓,我正想制止呢,小孩子不懂事,好好跟她講道理,不要隨便發火,只聽見朋友說:“這個泥人真好看,是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嗎?”我這才看見孩子捏的那個泥人,盡管捏得十分粗糙,談不上藝術美感嗎,但頗有幾分創意。最重要的是,這是她的寶貝女兒用心制作的成果。
孩子很機靈,察覺到朋友沒有責備她的意思后,立刻就順著話說:“媽媽,這是我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做的,你喜歡嗎?”朋友回答:“當然喜歡,這是寶貝送給媽媽的第一個禮物,媽媽一定會好好的珍藏。”小朋友笑開了花。朋友順著話題又回答最初:“如果寶貝能將媽媽上午出門之前安排的作業一起做完了,媽媽一定會更高興。”這時孩子仿佛才想起來自己光顧著給自己媽媽準備禮物去了,媽媽布置的作業還沒完成呢!馬上放下泥人,小臉紅紅的跑回自己房里做作業去了。到了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僅出色的完成了作業,飯后還主動收拾起了碗筷。
孩子厭學叛逆
中國有句古訓,叫做“人前教子”,意思是說在別人的面前,父母要表現出家教的嚴厲,對孩子犯的錯誤要當眾指出來,以此來規范孩子的行為舉止。
可是到了現在,這種做法卻是不可取的。家長總是認為孩子犯了錯,就應該嚴厲的指教他改正,否則他下次還會再犯。可是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尤其是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小時候不懂事,當孩子的心智日漸成熟,再加上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影響,不僅沒有達到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更是容易讓孩子記恨自己的父母,變得厭學,性格暴躁,更是不愿意于家長溝通,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我有一個初中同學,從小的學習成績就不錯,她的母親從不發脾氣,性格特好,每一次我去她家一起寫作業,她媽媽總是在洗了水果端到房里之后就靜悄悄的出門去了,而且大部分的時候我倆都在玩。我好奇得很:“你媽怎么不問你作業做完沒?”我同學笑了一笑,原來,她和她的媽媽之間早就有了約定,她保證每次的考試成績都能夠在學校排名靠前,要求就是在她自由活動的時間家長不要催促。
孩子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有時候給孩子一點兒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發揮,或許比打罵一頓的效果更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