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讓您的孩子不再好強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9 22:08:01

孫越現在在重點中學讀初二。從小學到初中,她都是年級里的尖子,也是父母的驕傲。在她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她有一次考試只考了80分,孫越是拿著卷子一路哭回來的,當時父母還覺得孫越這孩子好,小小年紀就有心氣兒,以后一定能夠發展得很好。可是到了初中以后,身邊的同學變多了,孫越還是小時候的脾氣,任何事情都不能讓自己做的不好。雖然她平時成績很不錯,但在競賽中居然連初賽都沒過。這樣的打擊對于孫越來說無異于天塌下來一般,當時孫越在家里哭的死去活來,認為絕對不是自己答的不好,肯定是卷子本身就有問題。父母這個時候才覺得孩子心氣兒高并不是件好事,所謂“剛易折”,她這么好強以后怎么去面對人生路上的其他失敗呀?
在心理學上,好強是一種推動人們進取向上的可貴性格。其實就人的本性來說,誰都不甘心屈居人下,都希望自己能夠做的非常好,因此好強也就成為許多人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但是,辯證法告訴大家,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超過了那個度,好事可能就變成壞事了,所謂“真理和謬誤只有一步之遙”。如果孩子過度好強的話,就會使人變得極端脆弱,承受不起失敗的心理壓力,最終不是消沉萎靡,就是放棄自己的追求,這樣不做事情也就不存在失敗。
孩子心理壓力大怎么辦?
對于孫越這樣優秀的孩子,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導:
1、要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長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點和長處,孩子必須對這一點有清醒的認識,否則花費大量的時間從事自己不擅長的事情,結果只能是差強人意。父母要和孫越分析,她的優點長處是什么,缺點又是什么。也許孫越雖然語文成績很好,但是那些都是基礎知識,對于競賽性的知識她掌握的并不多,那么這就成為她比別人短缺的地方,自己的短處當然不可能比上別人的長處了。
2、要培養孩子能輸能贏的思想。一個人不可能事事都比人強,連偉人都有自己的缺陷的地方,所以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贏了固然證明自己比別人強,但是輸了則可以揭示自己的不足,然后促進自己去彌補,結果一樣是進步。
3、要分清好強的場所。孩子在學習上好強無可厚非,只要能夠確立能贏能輸的思想。但是要教導孩子分清好強的場所,在生活瑣事上,需要有寬厚隨和、謙虛忍讓的精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