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9-25 14:08:34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說課稿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司馬光》說課稿
一、說教材。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它文字簡約,卻理寓其中,意義深遠;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三年級上冊第24課《司馬光》正是這樣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敏的七歲男孩的形象。"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實為文眼,突顯了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全篇內容簡單,言簡意賅,但故事情節完整。
本文是中年級學生接觸的簡單的文言文,它猶如在孩子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時空隧道,走近歷史先賢,在閱讀與思考中汲取古代優秀文化的精髓,這將為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對于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為打好學習古文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為他們進一步了解祖國文化做好鋪墊,并對其一生文化素養的積淀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后注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為難點來突破。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也是本課重難點之一。
四、說教法。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采取讀式教學法。談話導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鑒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讀寫結合--激發想象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本課的教學過程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運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對文言文有個初步的認識;在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感悟語言的藝術魅力,體會古文的韻味。運用啟發引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五、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說教學過程。
第一版塊:名言導入,激發興趣。
以古代名言警句為話題導入新題,解題。讓學生讀,比較與平時所學課文有什么不同,發現文言文的基本特點,言簡意賅,使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產生興趣。然后導入課題,簡單介紹文中主要人物。
第二版塊:反復朗讀,讀好文本。
本板塊除讓學生過好生字關外,應重在讀上下功夫。學生剛接觸文言文,能否正確斷句、流利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首先引導學生斷句,讓他們明白應怎樣停頓,然后通過自讀,抽生讀檢查。在朗讀不盡人意時,老師再逐句進行指導,給學生以停頓、語氣、語調上的暗示。并通過表情和適當的肢體語言范讀,還原語言文字的形象,切切實實讓學生感受到讀書學習是一種樂趣。因為好的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能激情激趣。
第三版塊:根據注釋,疏通全文。
本板塊的教學,在學生依據注釋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采取尋找伙伴,自由結合的方式,理解內容。在匯報學習成果時,以簡驅繁,突破難點。
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文言文的橋梁。這個環節是教學的重點。在這個環節中,我抓住了一個大問題:你讀懂了什么?怎么讀懂的?"讓學生匯報交流,出示句子,一句一句的讓學生匯報理解,并有意地進行學法的引導。在學生匯報的同時引導學生看注釋聯系上下文,擴詞連句。理解之后大聲朗讀,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第四版塊:讀課文,初識文言文味道。
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的動漫故事,激發興趣,學生自由讀課文、讀譯文。交流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并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哪個地方寫出了司馬光很聰明。在此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對司馬光的贊賞。
讀書要讀出味道來,抓住關鍵詞,帶著問題讀書,才能讀出味兒來,才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學生初識古文,初步了解古文的學習方法,剛剛讀出古文的一點味道來,一定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個時候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考查一下學生是否能夠體會到語言的精妙之處,一舉兩得。
第五板塊:熟讀成誦,豐富積累。
人常說:"熟讀成誦更要緊",學完課文,然后創設情境讓學生誦背,更有利于積累語言,豐富語言。
第六版塊:課外拓展,豐富閱讀。
隨著有效教學框架的不斷深入,課外拓展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可謂一舉兩得。
八、說板書。
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能讓學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課文內容,突出了文章重點,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后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