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噪音也是一種污染?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12-31 23:08:49

噪音,就是雜亂無章、聽了叫人不舒服的聲音,比如機器的轟鳴聲、飛機的尖叫聲、汽車的喇叭聲等等。在物理學里,噪音的強弱通常用分貝來表示。噪音共分七個等級,從零開始,每增加20分貝,就增加一個等級。當噪音在0~20分貝時,我們感覺很靜;20~40分貝時,也是安靜的;超過45分貝的聲音就會干擾人睡眠;80分貝的噪音會使人感到吵鬧、煩躁;超過90分貝,就會影響人的健康;100分貝的噪音會影響人的聽力;120分貝的噪音可以使人暫時“耳聾”;在幾米以內聽到140分貝以上的噪音,人會變成聾子,甚至可能突然發生腦溢血,或者心臟停止跳動。有人做過調查研究,長期生活在60分貝的噪音中,會使人感到心慌和厭倦,人的工作效率降低。長期生活在85~90分貝噪音下的人會患噪音病,出現頭昏腦脹、失眠多夢、全身乏力、食欲不好、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下面的調查數據,令人信服地說明了噪音的危害:一個噪音為94~106分貝的車間,有4.5%的人耳聾,38%的人耳鳴,30%的人失眠,36%的人憶憶力減退。所以說噪音也是一種污染。還有人把噪音比作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這話絕不過分。由于工業生產的過于集中,交通擁擠,噪音源增多,噪音已經成了一種比較嚴重的公害。有的國家把噪音列為環境公害之首,想方設法加以消除。
為消除噪音,人們想了許多辦法。
一種立即見效的方法是控制噪音源。比如,在城市鬧區,禁止各種車輛鳴叫高音喇叭,利用減振消聲的辦法使各種噪音源發出的噪音減至最小。但無論對噪音源怎樣控制,生產活動總要產生大量的噪音,這就得采用隔聲方法了。現在各種高效能的隔音材料、設備正在研制中。有一種隔聲夾層玻璃已被使用。通過這種玻璃,噪音可減少27分貝。安裝上這樣的玻璃,基本上可以避免室外噪音的干擾。在法國巴黎近郊有一條很熱鬧的街,汽車川流不息,晝夜不停,人們在街上相互交談都很困難。后來,人們在車行道和人行道之間修建了350米長、4米高的玻璃墻,收到了較好的隔聲效果。
現在科學家們正研究一種更有效的消聲法,那就是“以毒攻毒”的方法,用聲音消除噪音。假如能有一種聲音,它與要消除的噪音在強度上、頻率上完全一樣,但在振動方向上是相反的,那么,在這兩種聲音同時作用之下的空氣,所受到的拉力和壓力相等,空氣分子不發生振動,從而達到消除噪音的目的。從理論上說,這種方法簡單,但實現起來卻比較困難。當然,人們正朝這個方向努力。相信有朝一日,用聲音消滅噪音是會實現的。那時,我們會生活在一個十分安靜的環境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