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7-02-28 14:48:20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數學 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東南西北》
,該內容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一課時。同時屬于“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領域。之前,教材已經安排了“上下、左右、前后”的教學內容,接著在本單元將繼續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知識。因此,本節課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能為學生在生活中辨別方向時,提供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導向。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空間想象能力和識別能力較差,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為本課奠定了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將密切聯系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通過大量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分辨東、南、西、北的技能,以此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能分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
3.通過活動體驗,發展空間觀念;培養空間想象能力,體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學生能分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作為教學重點。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作為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通過“活動探究、合作交流”為主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能夠準確分辨出“東、南、西、北”,自主建構知識。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做了如下設計:
(一)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新課開始,我將提出問題“孩子們,在野外迷了路,怎么辦?”以問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接著,組織學生跟唱《東西南北》兒歌,以兒歌做為教學的支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上下、左右、前后”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系,以舊引新,感知東、南、西、北。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注重與日常生活相聯系,同時也指出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說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我將學生熟悉的班級教室作為我的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分辨東、南、西、北。
活動1:說一說、指一指、找一找、想一想
利用三年級的學生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求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回答“太陽是從東方升起來的。”這句話學生十分熟悉,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利用兒歌,引導學生初步辨認教室的東、南、西、北,接著讓學生討論并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物體,東、南、西、北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在此過程中,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最后進行全班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2:指一指、轉一轉、辨一辨、寫一寫
三年級學生好勝心強,喜歡作游戲的心理特征,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學習興趣,在集體游戲中初步體驗東、南、西、北。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樂中學”。
活動3:想一想、說一說
“孩子們,你們組在老師的哪個方向?”由于三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借助師生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學生能夠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 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
本節課設計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拓展練習三環節。
通過大量的分層練習,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把知識轉化為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在這節課中都收獲了什么?”,
“在野外迷路了怎么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把課堂延伸到課外,使學生變“學數學”
為“用數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于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師的“微型教案”,是一種高濃縮的提煉藝術,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優秀的板書設計,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培養學
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板書:
總之,我通過創設“生活情景、活動情景、運用情景、問題情景”等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讓“知識課堂”走進“生活課堂”,讓
學生在不斷的思考與合作中提升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