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7-02-28 14:42:20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數學 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的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節課的內容,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現過程。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已經具備了觀察、比較的意識,并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了面積及面積單位,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小組協作法、觀察法和發現法三種方法。
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設計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下午學校安排咱們班的同學給教學樓前的兩塊草坪澆水,(課件出示兩塊草坪)老師準備分成男女兩組,請你們自己選擇。教師鼓勵男生承擔較大塊的草坪,究竟哪塊草坪大呢?(男女生爭執不休)怎樣比較草坪的大小呢?從而得出要比較草坪的面積。(適時提問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進一步引導如何比較面積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疊、數面積單位)對于面積較大的草坪這兩種方法又太麻煩。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通過真實情景的創設,自然地引出了本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主題的思考,引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為學習新知豐富了情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二)觀察發現,猜一猜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背后畫有一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大小關系為①長相同,寬不同;②寬相同,長不同;③長寬都不同。請學生根據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圖的面積,并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當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系之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求證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數量關系。
觀察課件上的三幅圖片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教師板書:
長(厘米) 寬(厘米) 小方格個數 面積(平方厘米)
8 54040
8 64848
7 64242
10 3303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排的個數(長所包含的個數)×排數(寬所包含的個數)=總個數(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現: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三)自主探究,驗一驗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并將結果填入表中。
根據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教師擇機板書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并介紹字母公式S=a×b
【在驗證歸納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參與教學,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際驗證并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里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8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6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五)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后,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選草坪的問題。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采用闖關游戲的方式進行,最后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為作業,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
在這節課上,我主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實驗—發現—驗證-歸納總結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觀察、測量、猜測、驗證、想像等過程,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學具操作和課件演示,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從而形成豐富的數學體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