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 三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 正文
2016-12-28 17:16:38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數學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
第一,重視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教學。
傳統的應試教育由于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主要是書面考試成績),所以通常只注重知識結果的教學。而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根本目的的素質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教學,讓他們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掌握數學知識的方法。搞好學生獲取知識過程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因此,我高度重視抓好兩大措施:一是我們教師要正確再現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根據數學知識發展的邏輯順序去進行再發現。如在乘法口訣教學中,我以乘法的含義為依據,根據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過程中概括出乘法口訣,這樣使學生明確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每一句乘法口訣所表達的意思。二是要注意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展現獲取知識時“想”的過程,以此幫助學生實現認知過程與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主動適應,使他們從中獲得掌握知識的途徑與方法。如在“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教學中就要特別重視“看第一個加數想它的湊數”、“分第二個加數”、“湊十”和“10加幾”等計算步驟的展現,以此讓學生主動發現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第二,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如果說學習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那么思維則是這個過程的核心成份。顯然,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必須要先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因此,我做到:1、要教給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維方法,并讓他們逐步學會用這些思維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具體問題。2、在培養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既要明確思維的起點,又要能把握思維發展的方向,使其思維過程能夠順利地進行。3、嚴格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根據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使他們的思維過程能夠有序地進行。
四、切實改革評價制度
評價對教與學的活動具有診斷、反饋、激勵的功能,是牽動教育全面性、導向性的一根杠桿,考什么、怎么考制約著教師教什么、怎么教。為此,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改革:
1、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尤其要重視后者
由于小學數學具有很強的前后連貫性,利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習過程進行測查,對學生更有激勵作用,也便于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彌補隨時可能出現的漏洞,消除隱患,保證整個學科整體的教學成果。
2、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注重培養自我評價的能力。
通過自我評價,我們教師可以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推動教學的改進;學生可以增進自我控制和調節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學得主動,學得成功。
3、筆試、口試與實際操作測試適當相結合。
根據數學課的特點,除了常用筆試、口試方法外,有些內容如幾何初步知識等我嘗試采用實際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測量、作圖、制作等的實際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試者的實際水平,進一步改進教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