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8:56:32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學生認識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是學生以后學習各種圖形計算的基礎,也是幾何知識的重要基礎。根據大綱的要求和這節教材的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認知目標:結合具體的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力目標: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周長。
3、情感目標: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依據本節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結合具體事物和圖形,表述周長的含義。教學難點是:掌握測量周長的方法。
二、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設計的教法主要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知識。因此,在教法設計上,我主要運用了情境教學法。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主要是:動手操作法、觀察發現法、合作交流法等。
四、說教程:
新課標指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了體現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創設情景,激發學習動機;組織活動,探索新知;下面具體的說一說: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我采用多媒體演示小螞蟻跑的動畫情節引入新課。這個環節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理解“樹葉的一周”的含義,從而初步建立周長的表象,為下面學習什么是周長做好了必要的鋪墊。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識。這個環節我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
活動一:描一描,引出周長的含義。“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從你收集到的樹葉中選出一片,在一張紙上用一筆描出它一周的邊線,行嗎?”在學生獨立活動之后,我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描樹葉邊線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活動二:摸一摸,理解周長。在學生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后,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并動手摸一摸,指一指,說一說。讓學生懂得:平面圖形都有周長。
活動三、量一量,測量周長。在學生親身感受到物體周長的基礎上,如何求得圖形的周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量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這些圖形的周長。教師進行巡堂加以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動手操作后交流方法。
(三)、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收獲,對學習活動進行總結,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課外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