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師用書 > 小學語文教師用書 >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師用書 > 正文
2010-09-17 15:44:15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語文
《毽子里的銅錢》教學指導
〖課文分析〗
課文通過回憶幾十年前一位賣烤山薯的老人送兩個烤山薯給“我”吃的事,刻畫了一個慈祥、謙卑的老人形象,表達了“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全文共有十四個自然段。采用了倒敘的方法。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每當聞到烤山薯的香味時,就會想起幾十年前賣烤山薯的老人和兩枚銅錢。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寫“我”回憶發生在幾十年前的事。這部分內容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的,先寫老人看出“我”愛吃烤山薯,就給“我”一個烤山薯吃;接著寫“我”見到隔壁二嬸買烤山薯不想給足銅板的事。二嬸這個人物的刻畫反襯了烤山薯老人的品格,語言的描述、神態的刻畫使隔壁二嬸那種愛占小便宜的性格躍然而出,人善良、純樸的心靈更加突顯。也使“我”十分感激的心里又添幾分不安。然后寫“我”撕出毽子里的兩個銅錢給老人,老人不但沒要,反而又送了 “我”一個小山薯,走了,“我”心里更加難受。老師知道后,開導“我”今后要懂得格外體諒他們。第三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講幾十年過去了,“我”還常常想起那位賣烤山薯的老人以及他對“我”的關愛。
文章采用倒敘的方法來謀篇布局,對事情的過程描寫的很清楚。敘事時以“我”的心理活動為主線,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利用反襯的手法體現老人心地善良、純樸的美好品德。
〖要點提示〗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通過討論“對‘我’和賣山薯的老人來說,毽子里的銅錢珍貴嗎”這個問題,體會賣山薯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一類的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教學建議〗
。.課文所反映的年代、事件對當今的學生來說有些距離,可發揮課件的作用,縮短這種距離;充分利用課文的第1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抓住老人至今留在作者腦海中的形象,引導朗讀,激發學生的閱讀望,感受課文前后內容之間的緊湊、對應。
2.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櫛風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純樸的美好心靈是本文的重點。可引導學生整體感悟讀2~13自然段,找出重點詞語,交流討論,指導角色朗讀。
。.教學中,理順課文的寫作順序,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作者心情變化的詞句?山Y合“筆下生花”的內容讓學生進行閱讀反饋:續寫“錢能買到鐘表,但是買不到時間;錢能買到藥品,但是買不到健康;錢能買到書籍,但是買不到知識;錢能買到禮品,但是買不到朋友;錢能買到……但是買不到……”
4.課堂可以在學生習作的評議中結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