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14:57:42
【過程預設】
一、引入
1、板書老師的身高1.79米,到底是多高呢?
2、你對小數已經有了哪些了解?
3、你能舉出幾個小數嗎?
4、匯報,板書,交流讀法。
5、觀察這些小數,小數有幾部分組成?
二、展開
(一)研究一位小數
1、板書0.1米,想一想,什么意思?出示數軸圖,下面請你借助尺和筆,分一分,找一找,畫一畫,表示出0.1米?(學生操作)
2、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交流評價。板書:0.1米=1/10米 =1分米
3、繼續觀察,引導學生在數軸圖繼續用小數和分數表示。
4、(討論)它們的關系很密切,你能用一句話說說這些分數和小數的聯系嗎?
(二)研究二位小數
1、想一想,如果現在要從0到1米上表示出0.01米,你覺得該怎么表示?說說你的想法?
2、引導學生得出0.01米用整數表示是1厘米,用分數表示就是1/100米。請你推理一下,得出其它的兩位小數。
3、選擇一些小數和分數板書,觀察后你能仿照前面一位小數的發現用一句話說說分數和小數的聯系嗎?
(三)研究三位小數
1、想象一下,把0.01米再平均分成10份,就把0到1米一共分成了幾份?得出0.001米=1/1000米=1毫米。
2、請同桌商量確定一個幾毫米的刻度分別用小數和分數表示出來?板書一部分
3、觀察后你還能用一句話說說分數和小數的聯系嗎?
4、照這樣分下去,還可得到四位小數、五位小數,分別表示什么?補上……號
(四)比較概括,歸納意義
引導學生得出小數的意義。
三、練習
1、正方形紙表示1,你能表示出0.8和0.35嗎?
想一想,怎么表示?交流方法。
2、機動。
四、總結:經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問?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50頁。
【教學設想】
本課是在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時,我先提出比較開放的問題“你對小數已經有了哪些了解?試圖了解學生真實的認知起點。其次是把教材上的直尺圖改為數軸圖,通過數形結合,知識遷移和實際操作等讓學生主動建立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另外是把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小數的讀寫法,計數單位等知識也適當滲透,這些滲透同樣能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情景,讓學生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了解小數的讀寫法。
2、借助數軸圖和實際操作、想象,推理等使學生明確小數的計數單位,小數與分數、整數的內在聯系,理解小數的意義。
3、通過觀察、分析、對比、概括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