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2 19:39:41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了解相遇問題的應用題的基本結構,掌握解題方法。
B:了解相遇問題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分析、概括的過程,使學生逐步形成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利用網絡查詢信息,篩選信息,加工信息,構建知識的生長點,同時提高學生的有關信息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培養人人參與學習和自覺把數學知識應用實際生活的意識。
2)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意識。
2.學生分析
相遇問題是和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數學的知識。本課研究兩個物體在運動中的速度、時間和路程的數量關系。在這之前,學生已掌握的是關于一個物體運動的情況,了解了速度、時間、路程的相關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欠缺生活經驗與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
3.教學內容分析
重點:了解相遇問題的應用題的基本結構,掌握角題方法。
難點:掌握相遇問題的出發時間、出發地點、運動方向、運動結果的知識要點及相互關系。
4.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運用數學知識來觀察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
設計思想:(1)注重生活資源與課堂資源的整合,為學生創新奠定必要的認知基礎。(2)注重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的整合,為學生創新提供另一條思考的路徑。
5.教學策略分析
設計理念:
(1)利用網絡,建構個性化學習平臺。
(2)注重將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教師通過書本、網絡所提供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6.教學媒體分析
結合學生特點,根據教學目標,力求教學方式的最優化。本課采用網絡教學,網站的制作采用Dreamweaver為開發工具,使用了Flash,Photoshop等工具作為輔助工具。網站使用Internet搜索信息,具有信息容量大、檢索快、傳播效率高的優勢。網站設計了論壇,操作簡潔明了,學生可及時、高效的反饋信息。
本課教學是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的,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轉播學生的反饋信息,達到人機互動,直接誘發了學生在感情和行為上的參與意識。教學中生動有趣的Flash課件直觀動態的演示,強有力地吸引了學生,把學生帶進一個個嶄新的學習境界,創造出激動、高昂、活潑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會到學會創造、追求真知的樂趣,其參與性學習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課所難以達到的。同時增強了課堂密度,強化了學生思維的整合度,給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利用網絡教學建構了知識的生長點,突破了知識的重難點,擴展了知識的延伸點。從而,達到本課的設計主旨:為自主探究提供平臺,為走出課堂創設空間。
7.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相遇問題網站(自制網站),提供學生使用的局域網,Internet。
(2)學生準備:學會使用Internet網絡,具備電腦初步知識。
8.教學過程
1、復習
地圖引入(3分)
【教師活動】出示祖國地圖和四種交通方式
【教師提問】網頁給了一些信息,你能通過收集有關的數學信息,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活動】自編應用題
【學生回答1】北京到新疆的距離是3200km,飛機每小時飛行800km,問幾小時到達?
【學生回答2】北京到海南的距離是2400km,飛機每小時飛行800km,問幾小時到達?
【學生回答3】北京到大連的距離是400km,汽車每小時行80km,問幾小時到達?
【學生回答4】北京到大連的距離是400km,火車每小時行100km,問幾小時到達?
…………
【教師小結】同學們編題都編得很不錯。
【信息技術作用】利用網頁內的圖片信息,形象、直觀地建立了學科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
【活動目的】①復習了時間、速度、路程的舊知。②激發興趣的作用,體現了教學內容生活化。
2、揭示課題
【教師提問】什么是相遇問題?
【教師活動】Flash演示(30秒)
【學生活動】看flash動畫演示
【信息技術作用】感性認識相遇問題Flash動畫的應用,形象,直觀,建構了知識的生長點。
【活動目的】給學生提供感性認識②揭示課題
3、新課例題
【教師活動】利用flash演示講解(20分)
出示準備題: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走60米,李誠每分走70米。
【教師提問】在這句話中運動的物體有幾個?他們是怎樣運行的?
【學生回答】兩個,是“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板書:相對而行、相向而行]
【學生演示】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
【學生思考】他們兩個在走的過程中,他們之間的距離發生了什么變化,最后兩人怎樣了?
【教師講解】為了讓同學們把“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理解的更透徹,我們一起來觀察電腦演示,填寫表格。
①(電腦演示)1分內,兩人各走了多少米?兩人共同走了這段路的多少米?走了幾個130米?也就是兩人的路程和是多少米?
②(電腦演示)2分內,兩人各走了多少米?兩人共同走了這段路的多少米?走了幾個130米?也就是兩人的路程和是多少米?現在兩人的距離是多少米?
③(電腦演示)3分內,兩人各走了多少米?兩人共同走了這段路的多少米?走了幾個130米?也就是兩人的路程和是多少米?現在兩人的距離是多少米?
④距離為0,說明兩人怎樣了?(相遇了)相遇時,兩人共走了幾
個130米?也就是共走了幾個(60+70)米?共走多少米?
⑤那么,這時兩人所走的路程和與兩家之間的距離有什么關系?
[板書: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和就是這兩地之間的路程]
【教師活動】講解相遇問題的知識要點:出發時間、出發地點、運動方向、運動結果。
【學生活動】觀看flash演示,突破相遇問題的知識要點。
【信息技術作用】利用網頁的flash,提供平臺,突破了重難點,彌補了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足。
【活動目的】①掌握相遇問題的四要素②突破知識的重難點。
4、強化練習
【教師活動】利用網頁鞏固所學(3分)
【學生活動】指導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作網頁上提供的練習題。
【信息技術作用】利用網頁上的練習題,及時評價所學知識。體現人機互動。
【活動目的】
為學生評價提供一種方式。
5、自主學習
【教師活動】利用網頁讓學生自主學習(8分)
【學生活動】參與、指導、評價學生編寫應用題。
【信息技術作用】利用網頁素材,編寫相遇問題的應用題。互相評價,相互解答,互相置疑。利用網頁素材,通過留言薄,及時、高效的反饋信息,提供交流平臺。
【活動目的】
① 運用所學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②促進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6、生活中的相遇問題
【教師活動】利用網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相遇問題(4分)
【學生活動】介紹生活中的相遇問題,如CBD寫字樓盤的“相遇問題”,逆行超車請心算“相遇問題”……
【信息技術作用】利用internet查詢更多的相遇問題,課后做。
利用internet查詢相關知識,擴展了知識范圍。
【活動目的】
①擴展了知識范圍。②了解更多的相遇問題。
7、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學生活動】制定五一旅游計劃課后
【教師活動】介紹任務: 學習者通過單元活動,制訂出自己的假日旅行路線和旅行計劃,并說出理由。
【學生活動】課后制定旅游計劃。
【信息技術作用】
通過internet查詢、篩選、加工信息,利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利用論壇及時交流旅行計劃。
擴展了知識的延伸點
【活動目的】
①讓學生明白數學源于生活,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對數學的興趣。
②培養查詢、篩選、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