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23:03:07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 通過制作長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動,進一步鞏固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3. 通過“拉一拉”等活動,獲得研究圖形的經驗。
〖教材分析〗
安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再認識,目的在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并嘗試歸納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教材設計了一個探索活動,鼓勵學生在操作中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通過想一想使學生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聯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本節課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試圖把抽象的知識活動化、生活化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
學具準備:放一張長方形彩紙的信封;三角尺、直尺、剪刀等;裝有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及邊角料的若干信封。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曾經認識的朋友。(課件出示若干正方形、長方形。)你能說出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長方形嗎?
(生很容易就找出來。)
師:這些朋友我們以前只是認識,想不想深入地了解它們呢?
生:想。
師:現在我們就來深入地研究它們,比一比誰的眼睛最亮,誰最愿意開動腦筋。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師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個裝有長方形、正方形及一些邊角料的信封。
1. 探索二者的特征
師:讓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小組內先研究一下用什么方法,然后進行操作。
(學生進行活動,非常認真、熱烈,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發現同學們研究得非常認真,相信一定有了結果,交流一下好嗎?
生1:我們小組是用尺子量的,量的結果是長方形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師:長方形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我們可以說……
生2:(搶著說)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師:你真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學生。
生3:我們小組采用了“折一折”的方法。
師:你能上來邊說邊演示嗎?
生3:(大聲)能!
生3:先把正方形沿中間這條斜著的線對折,再對折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橫著對折,上下重疊,豎著對折,左右重疊,這說明長方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師:你的方法真好。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4:笑笑在用三角尺量角,我們也用三角尺量出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很好!剛才,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仔細觀察,對長方形、正方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看屏幕,你能填上去嗎?
(課件出示“填一填”的內容,學生一起填,大聲說出來。)
(反思課堂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研究,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既有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又有學生之間的交流;既要小組合作,又要獨立思考,放手讓學生自己思索、自己探究,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2. 游戲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同桌合作,一個說圖形的名稱,一個蒙住眼睛在信封里摸圖形,然后同桌互換。
(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做游戲。)
3. 鞏固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下面請大家用一些邊角料做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大家的作品合格嗎?我們怎么檢驗一下?
生1:用三角尺量一量四個角是不是直角。
生2:我覺著不用量,折折就行了。
生3:(非常著急)不行,如果角不是直角,只折是檢查不出來的。
生4:我覺得他們說得都不準確。我們既要量,也要折。量一量角,折一折邊。
師:你能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
師:真不錯!同學們能夠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制作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反思鞏固練習,立足于基礎,力求變化。通過游戲、小制作,使學生在創造性的練習中內化新知,培養空間觀念以及創新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
4. 探索二者之間的關系
師:這個信封里裝著一張彩色紙,你猜是什么形狀的?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師:到底是什么形狀?同學們請仔細觀察。
(師把彩色紙拉出一部分。性急的同學喊道:長方形。師繼續拉。)
生:長方形、正方形。(聲音不一。)
(師繼續慢慢拉,學生的答案在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徘徊。師把彩紙全部拉出。)
生:(齊聲高呼)長方形。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考考你:從剛才老師的拉動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長方形中有正方形。
生:不對!正方形中有長方形。
生:不對!還是長方形中有正方形。
(學生爭論起來。)
師:同學們想一想,長方形的特點是……
生:對邊相等。
師:那么,正方形是不是對邊相等呢?
(學生若有所思:是這樣的。)
師:所以呀,我們可以說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長方形。
(學生恍然大悟。)
(反思通過生動活潑又簡單的小游戲,探索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學生感受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認識。)
(三)小結
師: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這節課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反思〗
1. 重視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中我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機會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動手實踐,促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學習。
2. 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教師重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充分使用動態的學習材料,精心組織,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在興奮愉悅的氛圍中動起來,提高學習效率。
3. 不足與困惑
(1)課堂中,學生的數學語言不夠規范,教師未能及時糾正與說明,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教師需不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講呢?比如:本節課中,學生把對角線說成中間斜著的線。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2)對于學生精彩的表現,教師未能及時給予充滿鼓勵的評價,只是蜻蜓點水。
(3)這樣的課,適合讓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但操作起來比較耽誤時間,還要達到教學目的,處理不好會適得其反,該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思索。
〖案例點評〗
本節課,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來完成,在活動中學生親自感知、親身體驗。教師能夠充分提供給學生機會,使學生在激烈的討論、大膽的匯報中產生一種成就感。學生在活動中親自感知,親自體驗,使得課堂真正做到活動化、自主化,切實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中將學生的思維強行納入預設軌道、限制學生思維空間的弊端。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數學知識技能的形成、情感態度的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