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4 19:50:03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教案 語文
教學要求:
⑴學會17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個只識不寫,生字組成的詞語要理解。
⑵理解和掌握本課有關詞語及句子的含義。
⑶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并領略皓月當空的美景。感受祖國古典詩詞所創設的意境,進行美的熏陶。
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⒈能說出課題的出處。
⒉能文中那句話揭示了題目。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⒈我們剛剛度過一個傳統節日是什么節?
⒉在中秋節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還有那些傳統習俗?
⒊中秋節是象征著團圓的節日,人們合家團圓,在一起吃著月餅賞月。對那些不能團聚的人,我們也常常會聽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祝愿。那么這句話的出處是哪里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⒈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
⒉試讀生詞,糾正讀音:奔、蟬、轍、延。
⒊小聲再讀課文,同座位互相檢查。
⒋指讀,把句子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⒈討論給課文分段。
⒉簡單歸納主要內容。
四、審題指導
⒈課題"但愿人長久"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文中那一句話告訴了我們此話的含義?
簡單理解,不求深入。
⒉出示《水調歌頭》自讀。
五、指導寫字
耍、躺、隱、缺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⒈能說出課題的出處。
⒉能文中那句話揭示了題目。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
⒈出示文中詞文,學生齊讀,你們知道這是誰寫的嗎?
⒉蘇軾在什么情況下寫出此詞呢?請同學們自讀第2、3自然段。
二、細讀課文
⒈細讀第2、3自然段。
⒉蘇軾在中秋夜,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理解"心緒不寧"。
⒊蘇軾為什么思念他的弟弟?
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形影不離""七個年頭"這些詞語,讓學生理解蘇軾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讀出感情.
4.自由讀第4自然段,之明說說蘇軾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師生共同評議點出省略號,引導想象。
5.試著背誦這段話。
6.看圖,注意此時蘇軾的表情并不生氣,為什么?指讀第5自然段。
抓住"就像"以詞讓學生體會到人世間很難十全十美,抓住"但愿"一詞,體會并讀出蘇軾祝愿人們生活愉快的愿望。在緊扣"轉念又想"訓練朗讀,第4、5自然段對比度,在讀中理解,加深體會蘇軾的豐富情感。
7.在看圖,你看到了什么?
他會想到什么呢?
8.出示詩詞,指讀,分別在文中找出表示意思的句子,讀中體會祖國古典詩詞的優美之處。
三、作業
⒈背誦4、5、6自然段。
⒉練習背誦詩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