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9 10:22:05 下載試卷 標簽:投影 教師 志愿案例 自我介紹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做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的動人事跡。課題“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題旨。作者采用倒敘的手法,先寫12歲的南非兒童恩科西的去世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感嘆點明題意,再敘述恩科西的身世遭遇及與艾滋病頑強抗爭的精神,最后以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講話闡明主題。告訴人們要熱愛生活,關愛社會,用科學的態度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科學地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態度認識艾滋病, 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戰勝“災難”的信心。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設計思路:
這節課我從小斗士引出文章的主人公恩科西,再簡單介紹恩科西,從而引出恩科西面臨著巨大的不幸,學生找句子、抓關鍵詞體會。接著由不幸過渡到他如何頑強抗爭,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他的話,體會他的頑強,然后總結課文。因為恩科西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并關心艾滋病人,所以被人們稱為艾滋病小斗士,整個教學中我讓學生五次讀題,一步步讓學生深入進去,感受恩科西的勇敢、頑強。緊接著引出關注艾滋病防治問題的國際性標志——“紅絲帶”,增長知識,了解它的象征意義并簡介“世界艾滋病日”。最后引導學生說說今后我們該如何面對困難。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 齊讀課題。什么樣的人被稱為小斗士?
2、 文中的小斗士指誰?(恩科西)
3、 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小恩科西。師引導說:艾滋病是——,是——,是——
結合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板書:不幸 頑強……
那他為什么會被稱為“艾滋病小斗士”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語言文字。
【這個環節可以概括些,因為是第二課時,要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如文中的小斗士指誰?這樣的問題思維程度不夠。】
二、精讀感悟:
(一) 感知艾滋病的可怕,感悟恩科西的“不幸”
【課文以“斗”統領全文,2-4節寫恩科西面對的不幸,也是主人公“斗”的一種表現: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僅以2-4小節感悟不幸,不夠全面、到位。】
1、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恩科西遭遇了怎樣的不幸?打開課本,默讀第二段,劃出有關的語句,用一兩個詞語在句子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進行課堂平等對話的基礎。此處,教者安排默讀,符合年段要求,可惜切換太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停留在表面。】
2、 生自讀課文,畫句子,批注。
3、 討論交流:
①“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
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把它讀出來。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
這些數字讓你感受到什么?
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投影)指名讀。
再讀讀這句話,要特別注意哪些詞呢?你從中讀懂了什么?(“竟然”該怎樣理解?“挺”是什么意思?可以換成“堅持”嗎?從這個詞你看出了什么?)
師:艾滋病是可怕的,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不幸的,讓我們來看幾張艾滋病兒童的照片,(出示投影,師簡單介紹。)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嗎?學生說一說。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現在你知道他活到上學的年齡是多么不容易了嗎?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圖片、音樂、告白把學生帶入“恩科西挺到上學的艱難”這一情境中。這個過程細節設計好!】
第二次齊讀課題。
②“9歲那年,當養母帶著恩科西到一家小學報名上學時,遭到了全校大多數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反對,還在當地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投影)
A. 理解上下文說說“軒然大波”在這兒指什么?
B. 那里的老師、家長、學生聽說恩科西要來上學,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又會怎么做?老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說。
C. 讀詞“軒然大波”。
D. 是呀!身患艾滋病的恩科西被他們拒之門外。此時此刻,如果你是恩科西,你最想得到什么?
師講述:盡管南非是艾滋病重災區,但絕大多數人們對艾滋病卻缺乏科學的認識,面對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感到恐慌和畏懼。
E.后來事情又是怎么解決的呢?
由于媒體的干預以及養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書包去上學。
【把握整體,突出重點是閱讀教學的首要,此處并非文章的重點,教者化7分鐘,喧賓奪主。一節課不是大雜燴,不是什么都講,如兼顧全面,則重點不突出。張慶老師提出的提領而頓,“領”就是重點。】
(二) 感悟恩科西“頑強的抗爭”
過渡:面對如此悲慘的命運,小恩科西害怕了嗎?退縮了嗎?向命運低頭了嗎?他是如何頑強的抗爭、與命運搏斗的呢?讓我們從文中尋找答案,默讀課文第5、6、7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
討論交流:
1、“恩科是的身體非常虛弱,隨時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投影)
這兒用了兩對關聯詞,找一找。
自由讀讀,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抓關鍵詞“坦然”、“關心”)
師創設情境引讀:
當恩科西第一次得知自己的病情時,他不是——
當恩科西得知艾滋病無藥可救時,他不是——
當恩科西被艾滋病折磨的不成人樣時,他不是——
恩科西不愧是:第三次讀題。
2、“他曾經應邀到美國出席艾滋病研討會,用纖弱的聲音不斷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這段話中,他在向誰呼吁?呼吁什么?用什么樣的聲音呼吁?指名讀。
應該怎樣讀?(抓關鍵詞“纖弱”)
【朗讀指導到位,纖弱中有堅強,纖弱中有勇敢。】
3、他說:“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他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投影)
他又在向誰呼吁?呼吁什么?(抓關鍵詞“尚顯稚氣”)
誰能把他的心聲再說一下。
4、他還說:“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投影)
他又在向誰呼吁?呼吁什么?讀
過渡:小恩科西的一番發言震撼了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的心靈。為了全世界的艾滋病兒童,他在奔走,在呼喊,
——讓我們來向世界、向政府、向人們呼吁。
教師引讀:
恩科西在頑強地與命運抗爭,與艾滋病抗爭、與無知和偏見抗爭,你能贊美一下他嗎?師:他是當之無愧的……第四次齊讀課題。
5、師引讀:
盡管恩科西感覺到生命隨時可能結束,但他依然在夢想未來。他說:“等我長大了,我要成為一名艾滋病問題專家,周游世界,到各國演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投影)
——師:他夢想著自己能夠健康長大,他夢想著自己能成為一名艾滋病專家,
多么簡單而美好的夢想。誰能把他的心聲再讀一讀!
(指導朗讀)
過渡:然而,(音樂起,出示圖)在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開始惡化。6月1日這天,就在全世界兒童歡度節日的時候,被艾滋病折磨得體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終于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他的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三、總結全文:
1、(——師引讀:)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投影)
現在你知道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了嗎?
2、(——師引讀:)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投影)
“痛切”什么意思?能換成悲痛嗎?你從總統的話中讀懂了什么?為什么說他是“榜樣”?
3、再齊讀句子,感知寫法。(這兩段話分別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四、補充介紹:
1、聯合國確定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
2、簡介“紅絲帶”(投影)。
3、同時,各國人們都在身體力行,關心著艾滋病人。(投影圖片)
今后你會如何對待艾滋病人呢?
五、升華主題:
1、同學們,恩科西面對著巨大的不幸,他不僅頑強抗爭,自強不息,而且關心和他一樣不幸的患者,為所有人做出了榜樣,是一名真正的——第五次齊讀課題。
【以課題為情感線索,五次引讀,每一次學生感受和體會得到提高】
2、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生,我們難免也會遇到困難、挫折、失敗,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
六、作業: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即將到來,試著寫一封倡議書,提倡全世界的人都來關愛艾滋病人。
【重視讀寫結合】
板書設計:
15、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坦然面對
恩科西
頑強 關愛他人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