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6 22:04:28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師 作文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這次作文訓練重在讓學生寫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以我手寫我心!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學生為真情而寫作,為興趣而寫作,“情動而辭發”,就能寫出豐富多彩的有意思的生活。
為此我們制訂了這樣的教學目標:1、從學習寫作的角度看懂四幅圖片,體會面部表情中的含義。2、根據作文的要求,自擬題目,體會情感寫一篇記敘文。
我們認為教學重點是通過讀懂四幅圖片,體會激發情感。我們理解本次習作的難點表達真實情感,把事情寫具體、完整、有層次。在課前我們做了這些準備:1、請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經歷,找尋照片,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先說一說;2、四幅面部表情圖。
我們準備安排下列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誘發創作熱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思維總是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四種表情豐富的人物臉譜,誘發了兒童極為豐富的想象力,調動了兒童思維的創造性。 用視頻展示四個表情,激發興趣。讓學生看表情,說成語,說句子。如看到笑的表情說出笑容滿面,笑容可掬,哈哈大笑,捧腹大笑,臉上漾起了酒窩,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笑容等詞句,不光豐富了學生的語匯,而且讓學生展開了豐富的聯想,有利于下面的寫作教學。
二、引導回顧,開啟記憶閘門
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環境和情感、客體和主體相融合的產物。寫作思路離不開情感誘發,讓學生回憶各自多姿多彩的生活,把作文訓練與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有機結合起來。結合自己的照片,在小組里講講自己照片中的表情,以及這個表情背后的故事。請學生上臺把自己的照片分類,貼在四幅面部表情的下方。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習作是一種需要,一種自我表達的需要,那么,當一次習作呈現在學生面前,如何體現這種“需要”呢?畢竟難以做到任何一次習作都能激發起每個孩子表達的欲望,沒有了欲望何談需要?那么,我想,教師的作用是否就是通過某種方式喚起學生表達的欲望?通過讓學生談自己照片中的事,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能比較好地勾起學生或許已經“塵封”的記憶,讓他們不由自主地吐露喜怒哀樂的生活經歷,因為與人分享快樂,向人傾吐憂愁,表達憤怒,是正常的,也是容易做到的情感宣泄。這時,請學生上臺,講講自己的故事。
三、學習例文,表達細膩情感
在學生講故事的基礎上,出示教師的下水文。讓學生讀下水文,使他們有例可循,觸動學生心中的那根弦,從而“談”出美妙的心音。接下來七嘴八舌談一談,學生仔細的自讀例文,說一說你覺得哪里寫得好。再進入火眼金睛話細節這一環節,讓學生說說例文中哪些細節描寫得好,值得借鑒。
最后總結:怎樣才能寫好敘事的作文?1、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讓讀者看了作文就知道你寫的是什么。2、必須抓住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果幾個環節。無論采取什么方法敘述,都應抓住發展、變化的問題或矛盾來寫。3、要 把事情寫完整寫具體。說任何事,都必須把它的時間、地點、人物、經過交代清楚。最關鍵的是以我手寫我心,說真實的事情,說親身經歷的事,只有感動自己的事情,才能感動別人。
學生有話可說,想一吐為快,產生了傾訴的欲望,這時就進入下一個激情寫作,表達真情實感的環節。學生在寫作時,教師行間巡視,并相機指導。以上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在初稿完成后,就進入了第二課時反復修改的環節。俗話說“千金難買回頭望,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寫、七分改! ”當學生滔滔不絕地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傾訴在紙上后,多么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時開展評優激勵,能激發新的創作動機。
以上就是我對習作五教學設計的闡述,是一種預設,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習作水平、課堂上的反饋生成,及時調整教學環節,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