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6 21:46:41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富蘭克林勇于探索、大膽實驗的科研精神,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富蘭克林揭開雷暴之謎的艱難,學習富蘭克林潛心研究、大膽實驗、不畏艱險的科研精神。
教學過程:
一、練說檢復,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天火之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天火”是什么?(雷暴)透過這個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師:透過一個詞,能聯想到這么豐富的內容,這就是浮想聯翩。古時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國人則把它稱為“雷神”。長期以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2、你知道是誰用什么方法解開了天火之謎?
富蘭克林借助“風箏實驗”解開了天火之謎。師:容易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打開課本翻到107頁。
二、學習第3節 探究原因,品味詞句,走進人物
要求:認真讀讀第3小節,你覺得是什么原因促使富蘭克林用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從中看出富蘭克林是一個怎樣的人?邊讀邊想,畫出重點詞句。
師生互動交流
預設一:
生讀
出示: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會發光,光的顏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隨著爆炸聲,都能斃傷動物……由此他大膽地推測,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1)推測的近義詞是——猜測
(2)這里可以把推測換成猜測嗎?早就觀察 一次
(3)對待科學研究富蘭克林做到了——堅持認真觀察,善于思考,在比較中發現問題,有理有據。這是一種什么科學態度?(板書:嚴謹的態度)
(4)誰能把這種態度融入到朗讀中,指名讀。
師:還有什么原因——?
預設二:
生說,師:我們一起來感受當時的情況,讀讀
出示:這種推論現在看起來不足為奇,但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為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呢?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
(1)什么是不足為奇?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會怎么想。(2)從習慣這個詞你看出了什么?
(2)什么是冷嘲熱諷?師補:同學們可能不知道,富蘭克林只上過一年學,然后就失學了,隨后他賣過報、干過油漆匠,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在做這個實驗之前,他經過了對雷暴的長期觀察,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他已經43歲了。由于他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在當時被許多有知識的人看不起。
師:冷嘲熱諷,透過這個詞你仿佛聽到什么?
(3)質疑聲、批評聲、嘲笑聲,富蘭克林遭到了巨大的輿論攻擊,誰能把當時的這種氣氛表達出來,指名讀。
(4)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秘密。從“決定”這個詞語你看到了什么?生:他不怕冷嘲熱諷。勇于挑戰,不服輸,不放棄,堅定的自信心,勇于堅持自己的觀點。勇于探索。
師:對科學研究態度嚴謹的富蘭克林分明又讓我們看到了他對科學的執著追求。(板書 執著追求)
三、學習第四小節 探究實驗,品味詞句,感受品質
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富蘭克林決定用事實說話,讓我們共同關注、見證他的風箏實驗。請把書平放在桌上,拿起筆,認認真真地讀讀第4小節,
你覺得這是一次怎樣的實驗,從中更加看出富蘭克林是個怎樣的人?畫出重點詞句,想想自己的感受,可以在旁邊寫批注。
師生互動交流
師:大家剛才通過語言文字,耳聞目睹了實驗過程,你覺得這是一次怎樣的實驗。
預設一:感悟風箏——特別、精心準備、考慮周到、費勁心思、艱辛。
1、生:這是一次______的實驗。(特別、精心準備、考慮周到、費勁心思、艱辛。)
師:你從哪里讀到的。生讀——說理由。
2、同學們做過風箏嗎?放過風箏嗎?見過風箏嗎?富蘭克林用來做實驗的風箏與我們平常看到的在我們頭腦中的風箏同嗎?不同。
栓了細鐵絲 線是麻繩 結上絲帶 系著銅鑰匙
3、師:根據以上的比較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風箏?
在詞語上方用課件出示:這是一只___________的風箏。
4、課文上有一幅插圖,對照文字,請你在課文插圖上畫出每個部分,想想分別起什么作用。生:
5、師:(指著屏幕)你能根據屏幕上這些內容向沒見過這只風箏的人介紹一下嗎?
這是一只___________的風箏
栓了細鐵絲 線是麻 繩 結上絲帶 系著銅鑰匙
吸收天電 淋濕后導電 ? 傳電放電
生:這是一只……(略)
6、師:從這只風箏中你看出了什么?富蘭克林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艱辛,考慮周到、費勁心思、融入了對科學的摯愛、一絲不茍。下功夫,努力。
師:是啊,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了富蘭克林(指板書:對科學研究的執著追求和嚴謹的態度。)
預設二:感悟危險——危險、勇敢、大膽、驚心動魄、緊張
1、生:這是一次______的實驗。(危險、勇敢、大膽、驚心動魄、緊張)
師:你從哪里讀到的。生讀——說理由。
2、出示:(1)這時,富蘭克林用手指靠近銅鑰匙,“啪’’的一聲,驟然閃現一道藍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陣發麻。
a、師:讀讀,這句話中哪個詞打動了你?
生:一陣發麻說明做這個實驗很危險。靠近,這個詞說明明明知道危險,還是勇敢地做實驗。用手指靠近。
師:從這里看出什么?
生:富蘭克林不怕危險。勇敢、為科學而獻身。
b、師:誰能把這危險的一觸讀出來。
生讀。
3、師:富蘭克林知道不知道危險。知道,你從哪里知道的。生讀——說理由。
出示:一片烏云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發沖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
a師:看,我把這個句子改一下,去掉“怒發沖冠”,把!改成。好不好?
出示:一片烏云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全都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
生:從“怒發沖冠”這個詞你看到了什么?誰來讀讀第一句。我看到纖維豎起來了一點!這次我看到麻繩上的纖維全都豎起來了!齊讀。
從“!”中你看到了什么?興奮,很高興。
師:大家體會的真好,你能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嗎。生讀。齊讀。
引讀:(3)突然,一道閃電劈開云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著一個炸雷,大雨傾盆而下。麻繩淋濕后就成了能使電流通過的導體。
4、小結:師:明明明知道危險,還是勇敢地做實驗。這是一種什么精神?(板書:獻身精神)
預設三:體驗成功——成功、爭氣、了不起
1、生:這還是一次_____的實驗。(成功、爭氣、了不起)
師:你從哪里讀到的。生讀——說理由。
2、出示: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
(1)師:什么是“欣喜若狂”。
(2)富蘭克林為什么那么高興呢?
生:因為他證實了猜想。因為做這個實驗很不容易 。 聯系前文讀書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
(3)是啊,誰能讓我們真切的感受一下富蘭克林從心底里發出的吶喊。情讀。一起來。
師小結(指板書)富蘭克林憑借對科學嚴謹的態度,執著的追求,獻身的精神,成功地完成了“風箏實驗”。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讀,去體會富蘭克林成功背后難能可貴的科學精神。師引讀。接著引讀第5小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