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6 17:11:32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課件 自我介紹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2、了解富蘭克林揭開雷電之謎的過程,感受他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感悟富蘭克林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今天我們學習《天火之謎》。(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天火就是我們夏天常見的雷電,它常常伴隨著轟鳴的聲音、耀眼的閃光來到世間,這不,它來了。(播放圖片、雷聲)
3、大家都見過雷電,你對雷電了解有多少。
4、以前的人們對雷電了解并不科學。古時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中國人則……長期以來……
5、人們認為雷暴跟神靈有關,他是神靈發怒的表現。但偏偏有人不這么看。他認為——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學生齊讀句子)
持這個觀點的是——富蘭克林(板書:富蘭克林)
雷暴到底是放電現象,還是上帝的怒火?這可真是個謎。最終這個謎解開了嗎?結果是——課件完善句子,學生朗讀。——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電現象,“上帝的怒火”只不過是無稽之談。
出示“無稽之談”什么叫“無稽之談”
人們心頭的問號變成了感嘆號,而把問號變成感嘆號的正是——富蘭克林。
二、深入探究
1、問號源于富蘭克林的推測,而把它改成感嘆號的方法是(實驗)板書。
2、交流富蘭克林的推測
我們先來看富蘭克林的推測,課文哪一段介紹了這個推測?默讀這一段,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富蘭克林善于觀察
學生找到句子“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會發光,光的顏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隨著爆炸聲,都能斃傷動物……”,說自己的理解。引導體會“很多”等詞語以及“早就”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富蘭克林?——體會到富蘭克林“善于觀察”。
大家能讀好這句句子嗎?
(2)富蘭克林敢于挑戰
(方案a)學生說自己的感悟。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為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呢?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讀了這句話,你讀到了什么味道?——人們在責備富蘭克林,讀好句子。(僅僅是責罵嗎,還有取笑,人們會怎么取笑呢?出示詞語“冷嘲熱諷”這就叫“冷嘲熱諷”)。
(方案b)人們同意他的推論嗎?哪里看出來?“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為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呢?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富蘭克林把這個推論告訴張三,張三說……告訴李四,李四說……找個有學問點的,告訴老師,老師說……(示范:你是我老師)找個更有學問的,更有學問的說……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看似有學問的,都在……富蘭克林面臨著……齊讀句子。面對嘲笑,富蘭克林的決定是——從中你看出什么?
3、交流風箏實驗
過渡:事實勝于雄辯,富蘭克林決定用實驗證實自己的推論。
1、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的這個實驗。大家了解這個實驗,那也就能了解富蘭克林這個人。
A這是個能揭開天火之謎的實驗,是怎么做的呢?
(1)學生說要準備的東西。(課件出示詞語)
(2)學生畫簡筆畫。其他同學讀關于試驗做法的片斷。畫畫學生解釋富蘭克林是怎么連的,引導學生注意“拴、結、系”的用法,簡單介紹原理?
(4)老師說過,了解富蘭克林的這個實驗,你就能了解富蘭克林這個人。實驗做到這里,你又了解到一個怎樣的富蘭克林呢?(學生說自己的感悟——科學嚴謹)
B現在就讓咱們穿越時空隧道,來到1752年7月的那個雷電交加的一天,跟富蘭克林一起把風箏放上去。當我們做完這個實驗,你會發現,你對富蘭克林的認識又深了一層。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我們到了……(課件播放雷聲,教師敘述)
……一道閃電劈開云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這時富蘭克林把手指靠近銅鑰匙……
實驗完成了,請大家回到課堂。
剛才我們跟富蘭克林一起經歷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實驗,這一個試驗已經用文字記錄下來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回憶難忘的場景。
a討論靠近銅鑰匙,說說怎么看出勇于獻身的(板書“勇于獻身”后問同學你會不會把手指接近鑰匙?)。
b討論“欣喜若狂”。出示詞語,說說意思,(照理他應該難受才對呀)講講富蘭克林為什么會“欣喜若狂”聯系“捉住天雷”以及前文人們對他的取笑。讀好這句句子。
c還從那里可以看出富蘭克林勇于獻身?“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 解釋科學原理,說說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聯系自己的經歷談談。讀好這句句子,讀出喜悅。(或教師引導:剛才老師跟大家一起做實驗的時候,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出示句子——“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想想看,當老師看到麻繩“怒發沖冠”的時候,是什么心情——電流離我如此之近,害怕是人之常情。富蘭克林是什么心情呢?)
大家剛剛跟富蘭克林一起完成了這個風箏實驗,現在有一個任務要交給大家——把我們剛才看到的講給曾經嘲笑過富蘭克林的人聽。能完成嗎?
建議復述前先把這個片斷再好好讀一遍。
教師針對要點模仿無知者提問。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富蘭克林的這個風箏實驗。現在人們會怎么說?張三,你會怎么說?李四,上次嘲笑有你吧,現在你怎么看?這位老師?
三、結語
1、這個實驗震驚了世界,人們被什么震驚了?
2、對呀,這個實驗不光揭示了一個科學真相,還蘊含著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因此他發出的聲音才會擲地有聲。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宣言。
3、后來,富蘭克林根據放電原理,發明了避雷針。這樣,雷電轟鳴時,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無恙了。出示“安然無恙”解釋。
四、學習本課生字,布置作業。
1、學習生字
2、作業:
(1)復述課文
(2)按照分好的段落概括課文段意。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