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頻繁分班對孩子好還是不好?
來源:磐安新聞網(wǎng) 2009-06-19 09:39:52

念初一的孩子周五回家,說起下學期將重新分班的事,頗為憂慮:一則,將近一年下來,他在班上交了幾個知心朋友,一旦重新分班,朋友之間難免面臨“分離”;二則,幾門功課的老師他十分喜歡,重新分班后,這幾位老師很可能不會教他了。
誠然,孩子不喜歡初二再次分班,主要是出于感情和個人喜好,但這可以理解,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
初一剛入學時集體分班僅過一年,就要一切推倒重來,此舉的確令人費解。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違背教學規(guī)律的。在筆者看來,從小學到高中,合理的分班是五次,即小學一、四年級和初一、高一、高二各一次,其中高二分班是因為文理分科,否則也不需要。
有一點筆者印象十分深刻:孩子念初一不久,我看過他的一篇作文。在孩子的筆下,中學生活是迷惘、苦悶、無聊的,因為原先那些熟悉的同學、老師統(tǒng)統(tǒng)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全是陌生的面孔。直到幾個月后,熟悉了同學,新交了朋友,適應了老師,其精神狀態(tài)才明顯好轉。筆者并不否認,適應新環(huán)境、新老師、新同學是學生時代必不可少的經(jīng)歷,并且對學生成長有利,但這種適應應該是科學、合理的,如果過于頻繁,勢必導致學生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適應”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根本——學業(yè)。
從教師角度看,頻繁分班同樣違背教學規(guī)律。一位教師要全面了解全班60名學生,短則需要三個月,長則需要一個學期。那么在“全面了解”之前,談何“因材施教”?如果一組老師只教一個班級一年,區(qū)區(qū)一年之中,師生之間就要花三個月乃至半年時間來相互“適應”,這“適應”的代價是否太大了?
最后要說明一點:筆者的孩子并不在某個“熱門”班級。相反,筆者認為,與其讓孩子到“熱門”班級排名30開外,寧可到“冷門”班級進入前10,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