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黑旗軍抗法、抗日的劉永福
來源:網絡 2009-06-17 16:21:36

19世紀末,在中越邊境的深山里,在臺灣腹地的密林中,曾有一 支高舉七星黑旗的部隊,為抵抗外國侵略者而浴血苦戰。它的領導者 劉永福(1837年—1917年),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 早年當 過水手。咸豐七年(1857年)后,先后參加鄭三、吳亞忠領導的反清起 義軍,以七星黑旗為軍旗,稱黑旗軍。同治六年(1867年),清軍進攻 吳亞忠的黑旗軍,次年劉永福率余部三百余人進駐保勝(今越南老街), 屯墾安民。隊伍很快發展到兩千余人,由于軍紀嚴明,深受當地群眾 擁護。十二年,法國侵略軍進攻越南河內等地,他應越方要求,率黑 旗軍與越軍聯合作戰,在河內西郊大敗法軍,斬法軍首領安鄴上尉等 數百人,乘勝收復河內。
次年,越南國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職,讓 他管理宣化、興化、山西三省。光緒九年(1883年), 法軍占領越北南 定省,企圖進犯廣西。劉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內城西紙橋一帶同法軍激 戰,黑旗軍大勝,斃法軍司令李維業以下數百人。黑旗軍以繳獲的洋 槍洋炮武裝自己,戰斗力大為增強。越南國王封劉永福一等義勇男爵, 任三宣提督。十年,法國侵略軍五千余人大舉進攻越南,占領紅河三 角洲,后又進攻臺灣基隆港。清廷被迫向法國宣戰,授予劉永福記名 提督的官銜。劉永福率黑旗軍同清軍聯合向法軍進攻,包圍宣光,至 次年三月伏擊法國援軍,接著又在臨洮大敗法軍,收復廣威。與此同 時,老將馮子材也在鎮南關(今友誼關)重創法軍,從根本上扭轉了戰 爭形勢,迫使挑起戰爭的法國費理內閣倒臺。就在中國軍隊打了勝仗 時,清廷卻下令停戰,同法國簽訂條約,承認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
十一年冬,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 3000人回國,清廷下令裁減,只剩 下1200人,次年又逐漸裁減至 300人。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劉永 福奉命率黑旗軍兩個營赴臺灣,幫辦臺灣防務。二十一年,清廷同日 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五月,日軍進攻臺北, 署理巡撫唐景崧逃回大陸。劉永福率黑旗軍留在臺灣領導抗日。他駐 守臺南,與臺灣抗日義勇軍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義等地, 重創日軍。他在臺灣同日軍血戰近五個月,拒絕日軍勸降。但因清廷 斷絕援臺,義軍逐步退至臺南,劉永福的部下大都戰死。九月,臺南 失陷。劉永福潛回大陸,從璋州到廣州,一路上受到當地官民的熱情 迎送。二十八年,劉永福任廣東賜石鎮總兵。辛亥革命后,曾被推為 廣東民團總長。不久告老還鄉。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 國的二十一條,將近 80歲的劉永福義憤填膺,要求重上戰場。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