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取得雙贏?
來源:網絡 2009-04-20 13:32:32

一項曾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隔代教育”的調查顯示:中國近一半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
在一些學校門口,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長有許多是老年人。隔代教育現象如此普遍,與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有很大的關系。
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年輕人肩負著成家立業的雙重壓力,一方面他們要多掙些錢養家糊口;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孩子的學習和教育。于是,當他們初為人之父母時,時間和精力的嚴重不足就成為撫養孩子的最大難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盡管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也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來帶,這是隔代教育現象日漸增多,越來越普遍的主要原因。
盡管隔代教育有著這樣那樣的弊端,但現實生活中,隔代教育也不是一無是處。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下不少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也有不少爺爺奶奶撫育的孩子成就了大業。在奧運會110米欄賽道上一路狂奔、勇奪冠軍的劉翔,從小父母為忙于生計早出晚歸,他一直寄養在爺爺奶奶家,不僅和老人建立了親密的關系,而且從老人身上學到了許多優良的品質。
特級教師王光金認為:很多祖輩有愛心,對孫輩十分喜歡,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一些祖輩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一些祖輩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他們認為孩子應在愉快、寬松的環境下學習與生活,不必強求一定要這樣那樣。事實證明,一些由祖輩帶大的孩子,身體素質好,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強于其他孩子。
然而,祖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方式等與現代社會或多或少會有差別。另外,祖輩在生理與心理上必然也帶有老年人的特點。因此,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關鍵是如何擅用其長,以避其短。
“年輕的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王光金稱,父母不要為圖省事,孩子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孩子,拒絕老人帶孩子,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系,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探索教育孩子的新方式,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