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給孩子請家教
來源:齊魯晚報 2004-04-18 19:06:00

如今,給孩子請家教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然而,有沒有必要給孩子請家教,請家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很多家長把握不準。為此,我們采訪了部分家長、山師附小的老師和做過家教的大學生,請他們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請家教是否有必要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家長對于請家教有一種盲目的從眾心理。記者聽到許多家長說:“人家都請,自己不請怕耽誤了孩子,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后面。”另外就是有的家長工作太忙,難以照顧孩子,而且孩子功課他們也輔導不了,所以就給孩子請了家教。
可從實際情況看,一些家教效果并不理想。有個小男孩本來就內向,給他請了個不善言談的男大學生當家教,結果是孩子的性格一點也沒有改變,學習成績也沒有提高。還有一個學習較差的孩子,平時不做作業,有了家教,干脆把作業扔給了家教。
當然,也有一些教得比較成功的家教。王先生的孩子平時比較喜歡奧數,他征求孩子的意見,給她請了一個退休的有經驗的奧數老師。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孩子進步很快,在一次奧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山師附小的陳桂玲老師不主張給小學生請家教。她說小學生的課業并不重,一般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把知識消化、掌握。有些學生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貪玩不做作業,這些孩子的家長給孩子請家教,有的就是為了看孩子,幫助孩子完成作業,這樣反而扼殺了孩子的獨立能力,而且不利于老師通過作業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陳老師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再忙也要抽時間跟孩子交流。如果給孩子請了家教,也要把孩子和自己的要求告訴家教,而不應該通過家教來了解孩子。
教語文的方迎老師說,小學生請家教有利有弊。好處是現在學校學生比較多,老師講課主要以中等學生理解和接受力為準,有些孩子反應慢,請家教可以查漏補缺,一對一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興趣。不足的是,孩子會對家教產生依賴心理,覺得不管學成什么樣,反正回家還有老師教,導致課堂聽課質量更差。
什么樣的孩子適于請家教
一、孩子如果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有一定的自覺性,能夠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不要請家教。家教固然能對一些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請家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產生“我不行”的心理壓力,嚴重者還容易喪失學習的信心。同時,請家教還容易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不懂反正有家庭教師”。更重要的是,請家教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使得本已少得可憐的業余時間被占用了。如果所請教師缺少正確的教學方法,那么,孩子的學習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誤入歧途”。
二、如果孩子因故誤課較多,跟不上進度,或有偏科現象,某一學科特差,等等,這時,應當考慮為孩子請個家庭教師。
三、應當為學習成績差的孩子請家教。因為這些學生在課堂上總是羞于向老師提問,即使鼓足勇氣提問,有些老師不注意方式方法,當面指責學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為其請一個好的家教,不僅可以講解其沒有學會的知識,還能夠幫助他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四、有的學生在某一學科成績較好,為了進一步提高,可以為這樣的孩子請家教。一位叫張揚的同學,平時喜歡英語,學習成績也相當不錯。她的媽媽為其請了一位女研究生,每周一次與她進行口語對話。她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濃厚,英語成績又有了新的提高。
請家教應該注意的問題
山東師大附小副校長劉松認為,請家教切忌盲目,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請家教前多征求孩子在校老師的意見,請家教以后也應讓家教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使老師和家教都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具體狀況,從而達到學校與家庭教育的統一。
二、所請家教不僅要了解其知識是否豐富,更要了解其是否擁有愛心和良好的品質。家教在教孩子時,不但是在教知識,同時也是在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的思想性格的形成。
三、評價家教的教學質量不能單純看孩子的成績,更要看孩子有沒有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學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四、做家教的多是大學生或研究生,他們與孩子年齡接近,比較容易和孩子溝通,思維活躍。但大學生家教的教學大多不夠系統,不了解教學規律。所以,在請大學生家教時,一定要認真考察,不然會適得其反。
五、家教最好請正規院校畢業、學科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年輕在職教師。他們在年齡上與孩子差距小,在思想上比較活躍。在性別選擇上,小學生請男性教師為好。在威嚴的男教師面前,孩子的頑皮、任性就會收斂,從而專心致志地接受輔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