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海分班選拔培優 家長直陳學校教育四怪狀
來源:武漢晨報 2007-04-29 13:32:07

“舒凱現象”引發的家庭教育大討論,令一些家長深感委屈。他們認為,家庭教育失衡背后的深層原因,是現今學校教育的諸多怪現象。
12月13日,晨報以《奧賽失利,尖子生屢次自殘》為題報道“舒凱現象”,此后,200余位熱心家長來電
來信參與討論。多數家長反思當前失衡家庭教育的同時,也直言,導致此現狀學校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家長稱,迫于學校教育的一些不當做法,如分快慢班輪流淘汰、小升初選拔性競賽、打題海戰、組織培優等,家長也只能“隨波逐流”給孩子加壓。
您對“舒凱現象”及正在失當的學校教育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尤其是各位教育工作者來電、來信參與討論。電話:027-85720412(10時至19時開通),郵箱:cbjwb@163.com。
普遍反映作業量太大家長呼吁:學校停止題海戰術
江岸區黃先生昨日來信稱,孩子在某改制初中讀初二,每天回家在6點半左右。用餐后,7時開始做作業一直到10點半,有時僅語文作業就得做1個多小時。
“機械重復的習題訓練占用了孩子太多時間。”家長周女士說,兒子一次寫錯一個單詞,老師罰他將60多個單詞每個抄一面紙。當她提出異議時,老師卻說:“小孩就是要壓才有用。”
兒子讀高二的張先生認為,題海戰術的方法要改變。現在各科老師都布置一大堆作業,最晚時孩子做到凌晨一兩點。他建議老師不要重復布置同類型的題,做題只要懂了就行,做多了就是簡單重復。
女兒讀高一的韓樂工說,孩子課本上的內容并不難也不多,但學校額外加了很多東西。“如果整個教育系統明文規定在校學習8小時就好了,可以給時間讓孩子們開發其他能力、自主學習及好好鍛煉身體。”
學校選人搞考試重證書家長渴望:取消選拔性考試
不少家長坦言,他們并不想給孩子加壓,但進優質學校好比僧多粥少,為翻過那道“門檻”,家長和孩子都得付出代價。
“優質初中挑學生都要求有獲獎證書,都到社會培優機構去選人,這能不逼著家長送孩子去培優嗎?”黃麗的孩子讀小學六年級,每月為孩子培優花費700多元,她說這種選人方式下,家長孩子都很可憐。
陳先生的孩子讀六年級,目前仍堅持沒參加培優,但他內心很矛盾,培優其實對孩子不利,但優質初中的考試又都很難,這對不培優的孩子很不公平。
張先生的兒子已在江岸區某省級示范高中就讀,他回憶兒子“小升初”時,畢業前3個月,區內幾所重點初中就到小學進行數學摸底測試,兒子說題目難度、深度遠超過課堂上所學內容,結果兒子沒考中。但其班上一個曾獲小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的孩子,因生病未能參加考試,卻收到兩所優質初中的邀請函。
武昌某改制初中校長受訪時承認,雖主管部門取消了“小升初”升學考試,但為網羅優質生源,各優質初中的“小升初”選拔從未停過。
漢口某改制初中校長也承認,該校選學生很看重數學競賽,并設法與獲得賽區一等獎的學生取得聯系,勸說其來本校報名。另外,每年學校還會組織相關選拔考試,至少一半的學生是從選拔考試中直接錄取而來。
學校老師鼓動培優家長無奈:雙重加壓孩子太苦
女兒小學6年,金先生一直堅持沒讓其培優,但女兒上初中后,他就隨了“大流”。因為他發現,女兒平時在數學上下的功夫最多,但每逢單元測驗,成績總不理想。一次家長會上,班主任告訴他應送女兒去培優,不然考試會“很困難”。無奈之下,他只得照做,但他很不理解,難道學校平時的教學還滿足不了考試嗎?
金先生認為,這樣培養孩子有問題,初中是義務教育,應教孩子做人、教學習方法,而不是雙重加壓。
漢口某省級示范小學六年級尖子班學生,每天除正常課堂教學外,還要額外上培優課,每天下午3時至5時一輪,休息30分鐘后,5時30分至7時又一輪,語、數、外輪番上陣。
漢口某改制初中校長承認,不能說所有中學都培優,但優質中學肯定培優。該校從初一下學期開始,便利用寒暑假及周六,開辦各種培優班和補習班,讓學生根據年級名次對號入座。初二開始,每天下午安排1小時晚自習。
班級分三六九等家長希望:惡性競爭當叫停
快班、平行班、重點班、實驗班、火箭班……各種名目繁多的班級代號牽扯著眾多家長敏感的神經。
江岸區的劉先生說,兒子中考沒考好,以“三限生”身份進入區里一所省級示范高中。月考時,兒子發現試卷上竟注明什么題理科實驗班學生做、哪些題調節生做、哪些題借讀生做。如此張揚地將孩子劃分成三六九等,難道不怕挫傷孩子自尊嗎?
青山區金先生介紹,女兒所在的初一年級共有11個班,分成三類:快班、次快班和平行班。每逢期中、期末考試,學校就會在快班和次快班里進行“滾動淘汰”。學生年級排名達不到所在“檔次”班級的名次要求,就自動滑入低一檔次的班。女兒每次考試只要發揮不理想,總是擔驚受怕。學校想營造競爭的氛圍,卻人為地給學生、家長帶來極大壓力。
金先生認為,教育局早有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分快慢班,但學校執行不力,主管部門督查不嚴,最終導致孩子受累。
武昌區一位校長稱,學校分班在中學很普遍,由于校舍、師資等配套設施相對不足,優質學校難以做到小班教學,班級人數往往達60人以上,教師沒有精力進行“因材施教”。靠分班將水平相近的學生分別集中,這不但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也能保證優質生源接受最好的教育,保證學校在升學大戰中保持競爭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